台積電(2330)法說會 – 2025年AI晶片需求強勁,營收展望樂觀

2025-04-17
富富小編

台積電(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,TWSE:2330)於2025年4月17日下午2點召開2025年第一季法人說明會,由董事長兼執行長魏哲家親自主持,公布最新財報數據並分享未來展望。2025年第一季營收約新台幣8,392.5億元,年增41.6%,創歷史同期新高,但淨利3,478億元雖年增54%,略低於市場預期。魏哲家表示,AI晶片與高效能運算(HPC)需求持續強勁,抵銷智慧型手機季節性衰退及關稅不確定性影響。他強調,2025年將持續擴大先進製程與封裝產能,鞏固晶圓代工龍頭地位。

財報數據:營收創新高,淨利略低預期

根據財報,台積電2025年第一季合併營收約新台幣8,392.5億元(約267億美元),年增41.6%,季減5.3%,優於先前財測區間(250-258億美元)。毛利率58.5%,符合預期區間57-59%,淨利3,478億元,年增54%,每股盈餘(EPS)13.41元。營收成長主要受惠於3奈米與5奈米製程需求強勁,AI相關晶片貢獻顯著。然而,受4月初台灣地震影響產能及關稅政策不確定性,淨利略低於市場預期的3,600億元。

業務回顧:AI與先進製程領跑成長

  • 高效能運算(HPC):第一季HPC佔營收51%,年增11%,受AI伺服器與資料中心需求推動,輝達(NVIDIA)等客戶訂單穩健。

  • 智慧型手機:佔營收34%,季增16%,雖有季節性衰退,但蘋果(Apple)新機需求穩定,3奈米製程快速導入。

  • 車用電子:佔營收5%,年增6%,汽車產業對先進半導體需求持續成長。

  • 先進封裝:CoWoS與CoPoS產能供不應求,第一季營收貢獻年增30%,新龍潭CoPoS產線預計2025下半年量產。

  • 其他:物聯網(IoT)佔7%,年增35%,低軌衛星與消費電子應用擴展。

第一季3奈米製程佔營收20%,5奈米佔30%,7奈米佔15%,顯示先進製程快速推進,帶動毛利率提升。

2025展望:AI需求續強,全球布局加速

魏哲家表示:「2025年是AI與高效能運算的爆發年!」他預估第二季營收介於263-271億美元(約新台幣8,300-8,600億元),季增3-5%,毛利率維持57-59%。全年營收成長預估上修至25-30%,主要動能來自AI晶片與車用電子。台積電將擴大資本支出,2025年預估達320-350億美元,聚焦2奈米製程與先進封裝產能。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預計2025年量產,日本熊本廠第二期計畫啟動,歐洲德勒斯登廠進入實質建設階段。台積電也計畫推出繁體中文AI模型「TSMC-AI」,應用於內部製造與管理。

挑戰與應對:關稅壓力與能源挑戰

魏哲家坦言,美國川普政府對半導體徵收32%進口關稅及輝達H20晶片出口管制影響短期市場情緒,壓縮部分獲利。他表示,台積電將透過與客戶協商定價策略、優化美國在地產能來緩解關稅影響。針對台灣能源問題,台積電已與政府密切合作,確保2奈米晶圓廠電力供應,並計畫2025年將再生能源使用占比提升至50%。此外,先進封裝產能瓶頸仍存,台積電將加速CoWoS與CoPoS擴產,預計2026年產能翻倍。

問答環節重點

  • 關稅影響:財務長黃仁昭表示,關稅對第一季毛利率影響約1%,公司正與客戶討論成本分擔方案。

  • AI需求展望:魏哲家強調,AI晶片需求「才剛開始」,預估2025-2026年年均複合成長率(CAGR)達40%,無泡沫化風險。

  • 英特爾合作:針對與英特爾(Intel)合資傳聞,魏哲家表示興趣低,目前沒有參與任何公司的合資或技術轉移,優先維護股東與客戶利益。

  • 先進封裝進展:新CoPoS產線將支援AI晶片大廠(如輝達),預計2025下半年逐步貢獻營收。

  • 資本支出:2025年資本支出將高於2024年,聚焦2奈米與先進封裝,確保產能領先。

結語:穩中求進,引領半導體未來

魏哲家表示:「2024年奠定基礎,2025年加速成長。」他感謝全球團隊努力,並預告8月股東會將公布更多2奈米與AI策略細節。台積電法說會展現對AI與先進製程的強大信心,同時也揭示關稅與地緣政治的挑戰。市場期待台積電持續以技術領先與全球布局,穩固「護國神山」地位。

分享資訊給社群好友:

投資操作有賺有賠,投資朋友應該特別注意評估,以下是富富的一些提醒:

制定明確的投資目標: 在開始投資之前,確定清晰的投資目標,包括預期的回報、時間範圍和風險承受能力。

定期檢討和調整投資組合: 定期檢討投資組合,確保它仍然符合你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,汰弱留強。

分散投資: 不要把所有的資金都投資在單一資產或行業中。分散投資可以降低特定風險對整體投資組合的影響。

保持冷靜: 在市場波動或損失時,保持冷靜並不要被情緒左右。情緒化的決策可能導致不明智的操作。

操縱風險: 某些商品可能容易受到價格操縱,尤其是低流動性的商品。投資者應該警惕這種潛在的風險,以避免受到市場操縱的影響。

持續學習市場正確的操作方法,更多即時資訊可到 萬大-萬相和 的 LINEThreadsTelegram 上觀看。